走遍香港252條公共屋邨 — 沙田

梁啟智
Dec 2, 2020

終於來到我成長的地方,沙田市中心。我在禾輋邨長大,自從此行開始以來,我一直在想要如何介紹才對。結果,我還是想不到。太多記憶,太難梳理,太近距離。

此行屋邨包括:廣源邨碩門邨水泉澳邨博康邨乙明邨沙角邨瀝源邨豐和邨禾輋邨,和駿洋邨

143. 廣源邨

落成於1989–1990年。人口:12,835。

我一直說我很喜歡廣場式的屋邨商場,而我想整個香港所有的公屋商場當中,廣源商場應該是廣場式設計的表表者。整個商場以多座紅磚小屋組成,高低錯落,中央還有座鐘樓,猶如置身英國小鎮當中。

但和中國大陸的那些其實是鬼城的「泰晤士小鎮」,廣源商場有實在的生活功能,也沒有人會刻意跑來拍婚紗照。走在廣源商場,你會看到藥房和茶餐廳,還有在樹蔭下乘涼的老伯。

當區區議員是新當選的民主派楊思健。加油啊!

144. 碩門邨

落成於2009年,2019年擴建。人口:4,782。

碩門邨是沙田區新建的屋邨,本來只有兩座,在石門站的旁邊,因而得名。後來因為土地問題,政府把沿小瀝源河的休憩用地也拿來發展,成為今天擴大版的碩門邨。本來政府還有意連旁邊剛落成的足球中心也收回,引來體育界群起反對。

現在擴大版的碩門邨已有商場,原版的碩門邨只有一小座的超市在邨口。

145. 水泉澳邨

落成於2015–2017年。人口:10,404(*2016年人口統計時尚未完成入伙)。

終於來到沙田最「出名」的新屋邨:水泉澳邨。提起水泉澳,刻版印象固然是都是新移民,甚至個個都講普通話。翻查數據,水泉澳邨的新移民比例比一般屋邨要多,但也只是六分之一左右,談不上「個個都係新移民」。至於講普通話,沙田區講普通話比例最高的屋苑其實是沙田中心,因為最常講普通話的人其實是留學生,他們住不到公屋的,細單位私樓才是他們的聚居地。我在水泉澳逗留了半個小時,講普通話的街坊只遇到一個。

我眼中水泉澳邨的真正特色,是邨口的那座超級電梯塔,方便街坊從馬鐵站經博康邨上山。看見這一整排的電梯,蔚為奇觀。

水泉澳邨商場十分之大,有如私人屋苑格局,三層高還要有個大型中亭。實情水泉澳邨是一個超大型發展項目,分十八座住宅大樓,預期人口二萬八千多人,比一般公共屋邨的規模要大得多。

水泉澳邨巴士總站設在商場外面。我留意到這好像是一個新的規劃方式,就是會避免過去在商場底弄個巴士總站的模式,而放在外面空曠地方,另外再加一個大型的簷蓬。這也好,商場底弄個巴士總站的模式其實很糟糕,空氣質素差得不能接受。

我找不到一個很好的角度把我眼中水泉澳邨的特色拍攝出來⋯⋯怎樣說好呢?整條邨的最大特色,是它是「立體」的:規劃上分開多層走道,各條路線四通八達。身為街外人,走進邨內,其實相當容易迷路。我發現這種在住宅大廈之間大量利用行人天橋的做法,在近年落成的公共屋邨中很常見,應該也是同一時期的規劃理念來的。

就在我於邨內迷路之際,看到一個寫上「靜思花園」的路牌,立即過去看看。來到現場,不太覺得這個地方適合靜思⋯⋯

當區區議員是成功打破新屋邨一定會被建制派壟斷的民主派盧德明。加油啊!

146. 博康邨

落成於1982–1985年。人口:13,987。

從水泉澳邨下山,來到沙田區較早發展的「沙乙博」。我對博康邨的印象,是中學時代總會被動員參加賣旗活動,不知為何每次都會來博康邨。

先前談大圍的時候,提到我很喜歡博康邨商場的圓拱形天幕。再次來到,怎麼又是比記憶中細小很多的呢?看來還是那句說話:人出大了嘛。

147. 乙明邨

落成於1981–1982年。人口:9,577。

一直也覺得「乙明邨」是個很古怪的名字,英文 Jat Min 就更古怪。翻查資料,乙明邨是房協屋邨,名字是紀念房協義務司庫陳乙明先生。因為陳乙明是客家人,邨名也沿用他的名字的客家拼音。知道了這點,又覺得要為當年的房協鼓掌。

房協屋邨的設計都是特別有心思的。小時候坐車經過乙明邨,最記得的是這些邨內的白色行人天橋,很漂亮。今次來到,當然要爬一次。

另一個關於乙明邨的記憶,是乙明邨有自己的游泳池。香港公屋自設游泳池十分罕見,另一例子就是同屬房協屋邨的祖堯邨。

148. 沙角邨

落成於1980–1982年。人口:14,522。

既是「沙乙博」,說完博康和乙明,也就來到沙角邨了。沙角邨聞名之處,是各座大廈上的雀鳥圖案。沙角邨都以雀鳥命名,分別是沙燕樓、綠鷺樓、漁鷹樓、美雁樓、金鶯樓、雲雀樓,還有銀鷗樓,而且英文名字全用意譯而非音譯。漁鷹樓上面有卡通化的小鳥圖案,可惜沒有拍下來。

當區區議員是連續兩屆當選的民主派陳兆陽。加油啊!

離開沙角邨前,我特別在沙燕橋路口的遊樂場停下來。記憶中這兒有個兩層高的斜台,給頑童門爬上去再滑下來。找不到這個斜台了,應該是今天的社會接受不了如此危險的兒童遊樂設施,要拆掉吧。

149. 瀝源邨

落成於1975年。人口:8,131。

瀝源邨是沙田第一條邨,擁有很多七十年代或以前落成的公屋才會有的設計,例如邨內道路會在住宅大樓的下面穿過。不過這次我要和大家談的,卻不是久遠的歷史,而是去年沙田遊行期間,榮瑞樓的住戶從家中露台直接把物資例如保鮮紙和雨傘拋到樓下,支援在源和路口與警察對峙的示威者。這個街坊自發互相支持的場面,在香港歷史中一定要紀錄下來。

瀝源商場在格局上源用七十年代的設計,也就是平台四周設有街舖的模式。不過自從有了領匯之後,內部格局也已完全不一樣了。

提到去年的抗爭運動,瀝源邨的富東閣因為是罕見的黃店酒樓,廣受支持。特別是他們的片皮鴨套餐,更成為全港各區區議員的團購對象。

最後,我得介紹這條穿越瀝源邨的行人天橋。小時候從禾輋邨到新城市廣場,是一件事來的。通常我們都會步行穿過兩者之間一系列的行人天橋,瀝源邨就是這樣在我的生命中出現。

而當我還很小的時候,每次經過瀝源邨這一段,我都會叫我父親把我抱高,讓我可以看到下面這個噴水池。後來長大了,每次經過,還是會停下來看一看這個噴水池。

150. 豐和邨

落成於2013年。人口:3,547。

豐和邨是一條後來加建的屋邨。本來城門河這邊就只有禾輋和瀝源,現在叫豐和邨的地方本來是警察宿舍。後來加建了景和樓,但算是禾輋邨的一部份。再之後建的三座大廈,剛獨立出來變成豐和邨。

雖然我在禾輋長大,這次卻是第一次走進豐和邨。

在豐和邨和禾輋邨之間,有一所「火柴盒小學」,是我以前上小學的地方,現在小學已不存在了。

151. 禾輋邨

落成於1977–1980年,2003年擴建。人口:18,575。

終於回到禾輋邨。我實在想不到要如何介紹禾輋邨才叫合適,不如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好了。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時晚上十一點左右會落去樓下冬菇亭食雲吞麵做宵夜。到二千年初,快要大學畢業,我收到美國大學研究院的取錄通知。那天晚上,我又落去冬菇亭食宵夜,感覺卻完全不一樣了。我知道,我終於要離開這個地方:這個自我有記憶以來,我一直生活了差不多二十年的地方。就算以後回來香港,恐怕也不會住在這兒了。那種明明熟悉的一下子卻產生距離的感覺,十分奇妙。往後的十年,我差不多每年甚至每幾個月就會搬家一次,帶著兩個行李箱,穿州過省。到底甚麼是家?有時靜下來想,時間的沉澱,原來是多麼昂貴的一回事。

152. 駿洋邨

落成於2020年。設計住戶數為4,846戶。

沙田區最後一站,也是沙田區最新的一條邨:駿洋邨。本來開始這個「走遍香港公屋」計劃的時候,剛好駿洋邨和暉明邨因為應對疫情而要被政府徵用,我不確定何時才會開放正常入伙,所以沒有算進行程當中。現在這兩條邨都入伙了,所以總數應該是254條邨才對。

可惜因為駿洋邨剛剛入伙,很多設施都未有開放,我只能在外面看一下,無法告訴你更多疫情以外,關於駿洋邨的其他事情。

--

--

梁啟智

- 喂,咪住先,再講清楚少少得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