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去或留的進一步觀察

梁啟智
3 min readSep 1, 2020

--

上星期香港民研「我們香港人」計劃跟進了「立法會去或留」的爭議,把單選題改為多選題,查看市民在多個選擇之下會如何回應。我向民研拿了原始數據,這兒是進一步的分析。

題目是「你認為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可以用以下哪種方式處理是否繼續出任立法會議員的爭議?」,這兒只計算自稱民主派的回應,經加權後共8173人。

整體數字當日已在傳媒公佈,這兒覆述一次:26.8%支持全部留任;49.5%支持全部離開;16.0%支持部分留任部分離開,名單由民主派集體決定;10.5%支持個別議員自行決定。

對,上次在傳媒公開的數據是經四捨五入的,不少傳媒稱為「半數民主派支持離開」。如果拉後一個小數點,你會發現支持全部民主派議員離開的民主派原來不夠一半。這兒我覺得在數據公佈方面可以做得好一點。

再深入查看,把民主派支持者的回應再按年齡分類,發現越年輕的民主派當中越少人支持全部留任。不過,支持全部離任的則以30–44歲的最多,12–29歲的反而要少一點。與此同時,12–29歲的民主派又明顯較接受「部分留任集體決定」。

至於個別議員自行決定的選擇,則在所有年齡層都是最少人選擇的。民主派支持者似乎有強大意欲希望議員們能持到一致共識。

由於題目是多選題,我也分析過不同選擇之間的交疊情況。首先,有極少數受訪者同時選擇了全部留任和全部離開(佔全部留任的6.0%及全部離開的3.2%),這班人似乎願意接受民主派的任何決定,齊上齊落。

選擇全部留任的回應當中,有9.2%同時接受「部分留任集體決定」,又有6.0%同時接受個別議員自行決定;選擇全部離開的回應當中,有6.3%同時接受「部分留任集體決定」,又有1.9%同時接受個別議員自行決定。選擇全部留任的對其他選擇的包容性要比選擇全部離開的略多一點,不過整體來說不同選擇之間的交疊性不高。

最後提一下,有不少受訪者在「其他」一欄留言說希望「只有DQ4留低,其他離開」。我理解有不少意見領袖也在推這個方案。現實上這方案實行起來可能和全部離開的分別不大,因為按《基本法》第79條第7項,只要立法會在席議員三分之二通過譴責,便可以把其他議員取消資格。如果真的實行「只有DQ4留低,其他離開」的方案,留下來的「DQ4」恐怕只能留一天,第二天便會被DQ掉,最終結果和一開始就全部離開無別。

--

--

梁啟智
梁啟智

Written by 梁啟智

- 喂,咪住先,再講清楚少少得唔得?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