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自己 迎接自由】
今日香港,堅持講道理,有時都覺得自己好傻。
我第一次在公共議論中「講數」,應該是二零零八年要起高鐵的時候。當時政府推算每日十萬客,其中三分之二的目的地是深圳。我問:說笑吧?結果,高鐵還是蓋了,亦一如所料的超支,疫情前每日只得六萬客。後來有政府官員和我說:要給時間客流慢慢增長。我反問:不要搬龍門,你們問立法會拿錢的時候說一通車就有十萬客的,大話怕計數。
六年前,我做了我的第一張數據圖:港鐵路線呎價圖。當時只是貪玩,卻意外引來過萬分享,傳媒爭相採訪。有電台主持問:梁博士你和你的團隊製作這張圖用了多久?我答:沒有團隊,我一個人放工無聊整的,我只是想指出樓價好貴。當時太古城萬五一呎,現在萬八。
因為喜歡「講數」,慢慢有機會和傳媒做數據新聞的記者交流,之後去幫傳媒做數據新聞顧問和培訓。有時會有記者告訴我,行內對我「聞風喪膽」,因為我不時會直指他們新聞中的數據錯誤。我總說:不好意思,新聞求真,錯就是錯嘛。當無綫新聞可以把美國參議院一百席當中六十席的中止辯論門檻說成是「三分之二」,我可以不出聲嗎?
如是者,數年前,我開始在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數據呈現。回想這十多年來和政府「講數」,自問越來越覺得難講下去。而當政府也不講道理,在民間追求通過數據來做客觀評論,也事倍功半。已經怒氣衝天了,還去埋首計算?
我總覺得,憤慨是一時的,道理是一輩子的。合聽又好,不合聽又好,說出來,留個紀錄。有一天,會有人重新拾起來,到時會有用。時局不容埋身短打,那就繼續教學,培育「數據素養」;先裝備自己,迎接未來的自由。
過去一年一直有朋友問「看見數據」培訓課程會不會再開辦。疫情期間面授實在困難,轉為網上的話與其要定時定候上堂,不如發揮網絡優勢改為隨選點播。於是,我製作了一個網上興趣學習平台,然後把「看見數據」放了上去。
今日香港,說話的空間越來越窄。轉戰網課,希望未來仍能繼續發熱發亮。在此先感謝支持!
「看見數據」網上課程正式啟動
雖然話冇數冇真相,不過有數又係咪一定就有真相?點先可以用數據拆穿謊言?又點先知道有冇人用數據呃緊你?潮流興「數據圖」、「懶人包」,要點整先可以做到簡單吸引同一目了然,又唔會搞錯重點?
課程內容:
1 點解要睇數 — 我們的社會需要數據
2 什麼是數據 — 數據無處不在
3 分辨數據行騙術 — 到底你在問什麼?
4 視覺說故事 — 視覺策略取捨
5 圖表類型大全 — 為何不要用圓形圖!
6 實用小貼士
主講:梁啟智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席講師,教授數據分析與呈現課程多年,並為香港各大媒體、政府機構,及非政府組織提供數據素養培訓及顧問服務。過往合作夥伴包括立場新聞、蘋果日報、香港01、端傳媒、獨立媒體。
立即報名或免費試聽:https://www.liberals.academy/
新張優惠:首20名學員可獲9折(輸入優惠碼:306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