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評003:從拜登民望看國會困局

梁啟智
Nov 2, 2021

拜登民望日走下坡,輿論普遍集中在他個人身上,一眾侵粉又來一波什麼「老人癡呆」的戲謔。本欄開宗明義結構先行,當然不會在這層面泥漿摔角。從結構角度出發,拜登這波民望下跌全屬意料之內的。

首先,每個新任總統都有所謂的「蜜月期」,之後民望就會走下坡。過去兩黨還有較多立場交集的時候尚是如此,今天政治兩極化壁壘分明自然更為嚴重。新總統上台了,反對黨的支持者通常會變得更為團結,因為有了共同的攻擊對象;執政黨的支持者則會開始互相攻擊,其一是因為共同敵人消失了,其二是當日參選時總會把競選承諾開得天花龍鳳,到執政後限米煮限飯,黨內不同派別就會互相批鬥爭取資源。

後面這一點,正是拜登現時最頭痛的一項。現時拜登民望的下滑,雖然由阿富汗徹軍開始,但美國民眾對外交向來只有三分鐘熱度,真正麻煩的是基建投資和社會投資議案卡了在國會,兩者都是民眾普遍支持,近來的新聞卻只有日復一日國會議員之間的討價還價,相當令人討厭。

一萬億的基建投資議案,本來已在八月份成功通過參議院,但眾議院的進步派要求要見到參議院把社會投資議案也通過了,他們才會表決基建投資議案。這原因也不難理解,基建投資議案比社會投資議案較易在參議院得到通過,眾議院進步派如果快快手手通過了基建投資議案,則社會投資議案隨時無疾而終,只好各不相讓。只是這個你拖我我拖你的遊戲,最近已經到了玩不下去的狀況。

說回社會投資議案,本來拜登提出了三萬五千億的巨無霸套餐,由綠色能源、資助房屋、牙醫補貼、免費學前教育、免費社區學院、托兒資助、有薪照顧者假期……想得到的都一應俱全,如果全數通過的話肯定大幅改造美國社會,扭轉美國社會日漸外強中乾的趨勢。此外,這方案不會增加國債,將會通過修補企業逃稅避稅漏洞和向那些已經有餘錢玩太空旅行的超級富豪開刀來支付,這兩點同樣廣受民意支持,可謂一石二鳥。

問題來了:民主黨在參議院只有剛剛好五十席,票票都是關鍵一票,而又剛好有兩個麻煩製造者不停拖後腿。Joe Manchin (D-WV) 要求把開支大減至一萬五千億,Kyrsten Sinema (D-AZ) 則要求不可直接向企業開刀(她收了很多企業捐款……),於是社會投資議案的規模被迫大幅削減。不同團體都希望自己的部份可以留在最後版本當中,於是過去兩個月的新聞都是民主黨支持者互相攻擊的消息。一般市民不會留意議會規則,只介意國會吵吵鬧鬧卻冇貨交,拜登民望自然受到牽連。

世上不設有薪產假的國家

就現時的消息,有薪假期的預算恐怕會被裁掉。全世界只有七個國家不設有薪產假,美國竟然是其中一個,相當痴線(其餘是巴布亞新幾內亞和一堆太平洋小島)。民主黨本來只計劃提供四星期的薪金資助,如果連這點也守不住的話可想像支持者會有多麼失望。當然,反過來說,你也可以反問為什麼共和黨那邊一票也借不出來讓這個民眾普遍支持的開支獲得通過……可惜現在美國政治兩極化的程度,已經蓋過這些基本社會正直,反而他們的支持者又不會因此而懲罰他們(常言道,共和黨對人權的保護只限於你出世之前,你一出世他們就不管了)。

就這樣看,拜登和民主黨是否正陷入困境?短期內恐怕是,黨內黨外也有不少聲音認為過去兩個月的內部矛盾已使民主黨脫離民意,傳訊工作一團糟。放眼一年後的中期選舉,民主黨本身的基本因素已不好(主要因為選區改劃),這樣下去的話失掉眾議院也不意外。

不過,再放長一點去看,又不用想得過於悲觀。政治一日都嫌長,下次總統大選可是三年之後,而總統中期選舉後民意反彈的案例比比皆是。今天的社會投資議案內鬥很快就會結束,議案還是會獲得通過的。最終如能有近二萬億的規模,加上基建投資的一萬億,還有之前拜登一上任已通過的二萬億抗疫救市方案,加起來可有五萬億美元,已是美國近代史上絕無僅有的規模了。別忘記二零零七年奧巴馬救市方案,才不到七千九百億美元的規模,後來被批為「到喉唔到肺」,拖慢美國經濟復甦。當這五萬億投資的好處出來時,民意就不會是現時的樣子。正如奧巴馬醫改頭兩年的民意支持度也很低,但今天的支持已經不可動搖。

在香港看美國,很容易只會看到那些美軍的飛機大炮,然後就關心美國的政治領袖會不會動用那些飛機大炮,覺得美國動一個手指頭就可以解決所有事情,做不到只是領導人太廢。在美國生活過的朋友,會知道美國的基建相當落後,地方政府都沒有錢,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各種問題數之不重,現在靠的主要是累積下來的優勢和民間的創造力。大國博弈,靠的不是嘴炮,而是國民的根本條件,民富則國富。要贏在最後,就得投資未來。香港人談美國政治,這方面很值得多加留意。

--

--

梁啟智

- 喂,咪住先,再講清楚少少得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