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經歷不一樣:2021版

梁啟智
Feb 14, 2021

數年前我弄了個「拜年備忘」,通過世代經歷提醒大家初三赤口兩代人小心吵架。經歷2019年的反修例抗爭,是時候更新一下這個表格,重溫世代經歷如何不同。研究顯示很多人的世界觀受年輕時的重大事件所影響,成年後要改變想法就比較困難。在香港,我們不難發現老年人和年輕人所經歷的是兩個香港。

今年70歲的香港人,麥理浩就任港督的時候剛好20歲,28歲時地鐵通車,33歲中英聯合聲明簽署,38歲見證北京民運,40歲在香港首次立法會直選當中投票。在他的成長經歷當中,香港雖然經歷不少政治動盪,但總的來說變得更為開放,經濟蓬勃發展。

今年20歲的香港人,一出生就在特區長大,沒有經歷過港英年代,反23條的時候才2歲,反高鐵的時候才8歲,到了2014年的佔領運動,他還只是一個初中生。到了18歲成年了,剛好遇上反修例抗爭。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成長經歷,也帶來兩種不一樣的世界觀。

未來會如何?到了2047,今年60歲或以上的人都已經骨頭打鼓,今年才出生的到時才26歲。我們要留一個怎樣的世界給他們?

我今年43歲,說是不惑之年,有時卻更覺得是被略去的一代。若說「收成期」,雖然比現在才畢業的幸運,和再早十年出道的卻已差得很遠。與此同時,近數年社會風起雲湧,看自己的學生衝上前線,有時都會感到手足無措。

思前想後,不想進退失據,決定給自己兩道誡令。第一,就算有時不明白後來者的想法,也不要阻擋他們,世事有時就是沒那麼清清楚楚,不要做那些礙事的長輩;第二,多利用自己的位置搭建舞台,讓後來者有需要時可以利用,自己當不當主角沒所謂的。

其實還是那句說話: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 — —

想學整數據圖、懶人包?「看見數據」網上課程現已啟動!
立即登入: https://www.liberals.academy/

--

--

梁啟智

- 喂,咪住先,再講清楚少少得唔得?